1. <button id="uikod"></button>
    2. <rp id="uikod"><acronym id="uikod"></acronym></rp>
      <rp id="uikod"></rp>

      首頁 > 育兒問答

      這件事最晚2歲一定要做了!否則把孩子養成“巨嬰”

      育兒問答 日期:2023-01-13 

        1

        帶孩子在公園里玩,被一個男孩吸引了目光,他在陽光下奔跑,一個老人跟在他身后跑,手里拿著水杯,一邊跑一邊大叫:“喝點水,出了那么多汗。”

        可男孩根本沒有打算停下來,他一直跑,似乎在和后面追趕的老人做游戲,一不小心,被腳下的樹根絆倒了,趴在地上哇哇大哭,直到老人跑到跟前,扶起他,嘴巴上責備他不聽話,臉上全是心疼,擦完眼淚,哄勸孩子喝水。

        目測這個孩子,應該有四五歲了,是一個完全可以冷暖自知的年紀了。

        經常帶娃在各處轉悠,這種場景并不少見,家長追著孩子問,熱不熱,脫衣服吧?過一會,拿著水杯問,渴不渴?再一會,就問,累不累?歇一會吧……

        面對這樣的“關心”,孩子大多是不在意的。但是,架不住家長們的“嘮叨”,就范了就是好孩子,不照做就是不聽話的孩子。

        我只想說,當孩子也不容易啊。只要家長聚集的地方,你都會聽見吐槽帶孩子太累。

        講真的,中國的家長真的很辛苦,我只想說,在兩歲之前,孩子們的確需要家長時刻關注,可兩歲以后,家長可以適當“偷懶”了。

        “偷懶”的父母,不一定是不負責,而是為了鍛煉孩子的獨立。

        現在很多家庭,至少有一個人是在全職照顧孩子,所以,讓孩子“獨立”是一件當務之急的事。就如那一句話:“你可以不做,但是,你一定要會做。”

        2

        獨立這件事得趁早

        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,我們急著訓練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、精細動作、大運動,可偏偏到了孩子能跑會跳的年紀了,很多家長開始不舍得讓孩子動手了。

        其實,最好的訓練就是讓他們自己去“做事”。

        在孩子一歲左右,就可以讓他們一起參與收拾玩具。把這一項“家務”當作游戲,讓孩子樂在其中,孩子不會膩煩,在游戲中得到了鍛煉,在鍛煉中也開始明白了,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。

        喂飯是中國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,那是因為你放不開你的手。

        孩子在一周半之后,手眼協調能力已經很好了,這個時候,他們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飯。

        但是,很多家長擔心飯粒撒得到處都是。我想問一下,是掃地讓你抓狂,還是追著喂飯讓你煩躁?

        孩子在幼兒園自己吃,可回到家就得喂飯,這一點讓很多家長頭疼?蛇@些都是自找的,既然他們有能力自己吃,為什么要喂他們?

        餓了自然就會吃飯,不餓你喂飯,大人孩子都痛苦。

        “獨立”是一個習慣,越早培養孩子越好。凡事你都去伸手“幫”,他們都會認為這件事,就應該由家長去做。

        3

        獨立這件事,家長是關鍵

        有一句話說:“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。”最初,我是不認可這句話的,大人教育孩子這么辛苦,怎么都是大人的錯了?

        現在自己親歷帶著兩個孩子,才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,F在接送孩子上學的隊伍中,大家可以看到,書包大部分都由家長背著的。

        有的老人背著書包很吃力,旁邊的孩子卻一邊走一邊和同學打鬧,根本沒有顧及旁邊背書包的老人。

        我家女兒書包都是自己背的,有一次她很不高興地跟我說:“為什么你不幫我背書包?你看人家都是大人背書包。”

        我問她:“你讓我幫你,是因為你背不動嗎?”

        她搖搖頭,說實在的,三年級孩子的書包是有一點沉,但是不至于沉得她背不動,我告訴她,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的事都要自己完成,不要輕易開口尋求別人的幫助,何況背書包這事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。

        不是孩子不成長,而是家長不放手。這種不放手被家長建立在疼愛上,可在孩子的眼里,這就是一種不信任。

        在孩子的內心,他們都渴望被認可,所以每一步的成長,都需要家長去鼓勵和鼓掌。家長們要做的不是包辦,而是,在一旁做到提醒和鼓勵即可。

        4

        獨立讓孩子懂得感恩

        很多的包辦,初衷都是出于愛?善@樣,孩子還不理解家長的苦衷,甚至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。

        我身邊有一個媽媽,特別“疼愛”女兒,水果切成小片,女兒喜歡吃面包和餅干,自己買了烤箱回來,一樣一樣學著給她做,在家里,女兒從來沒有做過啥事。

        有一天,她感冒了,渾身沒有力氣,讓鄰居把孩子順帶捎了回來,到了家丫頭第一句話就是:“你不上班有什么事,為什么不去接我?坐電動車難受死了!”

        女兒看到她那樣子,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,更別說倒一杯熱水,關心一下,還催她快點做晚飯。

        為什么會這樣?就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你為她包辦一切。她覺得你的任務就是照顧她。她沒有親自去做任何一件事,就不知道那些事,并不是那么簡單。

        有很多人,小時候吃苦受難,反而長大了,更懂得孝順和尊重,因為他們知道什么都不易。為了孩子的未來,也要讓他們獨立。

        5

        一個人只有擁有獨立做事的能力,才能有獨立的人格。

        在一個綜藝節目里,演員許晴被粉絲們噴,因為不會收拾衣服、整理行李,什么事都要靠別人幫忙,甚至在別人一起包餃子做飯的時候,她兩眼無辜地看著,因為根本無從下手。

        因為不會做,也不愿意伸手去幫忙,她感覺自己被“排擠”,融入不了圈子,粉絲看了也生氣,這么大一個人真矯情。

        她不是矯情,是真的不獨立。因為節目中,不允許助理出現,所以她只能這樣了。

        現在有很多新型的詞語,諸如“媽寶男”“巨嬰女”,顧名思義就是說成年了的男人或女人,沒有辦法獨立,離不開長輩的照顧,甚至,有了孩子的他們,還沒有辦法從原生家庭脫離。

        因為不獨立,一些成年人在結婚后,依舊和原生家庭“糾纏”,沒有辦法處理好家庭關系,讓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。

        對于孩子來說,父母從來只是引導者,終究不能陪伴一輩子,在很多時候,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,讓他們獨立比包辦更有意義。

        聰明的父母,在孩子有能力做一些事的時候,只會在旁邊,一邊喝茶一邊夸獎他,而不是氣喘吁吁,一邊做一邊埋怨自己太辛苦。

        你的放手,會讓孩子感受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,而不是在你的世界里,他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價值。

        軒媽從軒軒2歲開始,就盡量給她多一點的自我選擇,生活中很多小事試著讓孩子解決,她的自信心也因此得到了滿足。

        所以,盡早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吧。只有父母適時的放手,孩子才能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遠~

      推薦文章
      查看更多...
      亚洲METART人体欣赏_国产日本无吗无卡一区二区_九九偷拍视频精品1区2区_欧美无砖专区一中中国男男gay视频网站在线观看
      1. <button id="uikod"></button>
      2. <rp id="uikod"><acronym id="uikod"></acronym></rp>
        <rp id="uikod"></rp>